中欧体育,逐光而行:杭州体育学校的青春赛场

  关于我们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07

清晨六点的杭州体育学校,薄雾还未散尽,塑胶跑道上已传来整齐的脚步声。短跑队的队员们正沿着环形跑道冲刺,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规律的声响;体操馆内,十几岁的女孩们压着韧带,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;而游泳馆里,水温刚过20℃,林小夏却已泡在水里,反复练习自由泳的划水动作——这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晨训。

中欧体育,逐光而行:杭州体育学校的青春赛场

作为校游泳队的主力,林小夏的目标很明确:拿下明年的省运会冠军。可这条路并不好走。去年省赛前夕,她因过度训练导致肩伤复发,被迫退出比赛,躲在更衣室里哭红了眼。“sport不是只有胜利,”教练王建国找到她时,手里拿着一杯热姜茶,“是跌倒后再爬起来的勇气。”那天傍晚,王教练带她去了西湖边,指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说:“你看那些浪花,每一次拍岸都是新的尝试。”

杭州的气候给训练带来了挑战。夏季骄阳似火,泳池边的温度计直指35℃,队员们却要在露天场地进行体能训练;冬季寒风凛冽,游泳馆的暖气开到最大,可下水前仍需深呼吸才能抵御刺骨的凉意。但学校总能找到解决办法:新建的恒温泳池解决了季节限制,智能手环监测运动数据,营养师根据训练强度定制食谱……这些细节,让“科学训练”不再是口号。

除了硬件支持,这里的氛围更像一个大家庭。队友小宇曾因仰泳姿势不规范被教练批评,课后主动留下来加练,直到掌握技巧;隔壁田径队的同学会分享自己的拉伸方法,帮助游泳队缓解肌肉疲劳。去年疫情期间,无法线下训练,大家便通过视频会议互相监督打卡,有人甚至把床铺搬到客厅,用矿泉水瓶当哑铃锻炼。

中欧体育,逐光而行:杭州体育学校的青春赛场

今年春天,林小夏终于迎来了机会。在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,她站在100米自由泳的起跳台上,耳边回响起王教练的话:“把每一次出发都当成第一次。”当她触壁的那一刻,计时器显示1分02秒——打破了个人最好成绩,也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块全国金牌。

领奖台上,林小夏望着台下欢呼的队友和教练,突然明白:所谓“逐光”,并非一定要成为聚光灯下的冠军,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而杭州体育学校,正是这片孕育光芒的土地,它教会每一个学子:只要敢拼,就能在人生的赛道上,跑出自己的精彩。